大腦運動-桌遊桌遊(Board Games)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桌遊之一是“烏爾王室遊戲”,這是一種在烏爾(今伊拉克南部)發現的古老遊戲。隨著時間的推移,桌遊的種類和形式不斷增加,逐漸發展為現代的各種策略型、冒險型、推理解謎型等多種類型的桌遊。20世紀初,桌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經典桌遊如《大富翁》(Monopoly)、《風險》(Risk)和《大富翁》(Scrabble)等相繼問世。如今,桌遊已成為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的消遣活動。
大腦運動-圍棋圍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4000年前的中國古代,據說由堯帝發明,用以教導其子智力和策略。後來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國家得以廣泛傳播,並逐漸演變出現代圍棋的規則,圍棋在全世界的推廣歸功於日本,並不遺餘力。19世紀末期,圍棋比賽開始規範化,現代圍棋由國際圍棋聯盟負責推廣,並定期舉辦世界性的比賽,目前以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與台灣最為興盛。目前以國際圍棋聯盟(International GO Federation, IGF) 為國際組織。截至2020年底共有77個加盟國。
大腦運動-數獨數獨是一種數學邏輯遊戲,最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世紀由瑞士數學家Leonhard Euler提出的"拉丁方陣"問題。現代數獨則於1979年由美國堪薩斯市的建築師Howard Garns首次設計,並命名為"Number Place"。隨後,這種遊戲於1984年被日本雜誌《ニコリ》(Nikoli)引入並命名為“数独”(Sudoku),意味著“数字は独身に限る”,意即每個數字僅能出現一次。數獨在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迅速流行,成為全球範圍內受歡迎的智力遊戲。
大腦運動-西洋棋西洋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世紀的印度,當時稱為「恰圖蘭卡 (Chaturanga)」,這是模擬古代印度軍隊四個分支(步兵、騎兵、大象和戰車)的遊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遊戲傳播到波斯,成為「沙特蘭吉 (Shatranj)」,其中棋盤和棋子的規則開始演變。在9世紀,這款遊戲傳入歐洲,並在中世紀時逐漸形成今日的西洋棋。19世紀,西洋棋的規則正式統一,並在1886年舉辦了首次世界西洋棋錦標賽。
大腦運動-手指運動手指運動或手指操意旨雙手手指的協調運動,又名健腦操,由於加拿大神經外科醫生潘菲爾德提出腦部活動與身體部位的關係之理論,而手指活動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再加上後來許多研究,發現手指操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流量以及一些認知活動,因此廣泛用於老年人的活動之中,藉以預防及延緩失智的症狀,現代手指運動形式多樣,但離不開雙手手指的協調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