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有氧-慢跑慢跑(Jogging)起源於20世紀中葉,逐漸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健身活動,它由紐西蘭的教練阿瑟·利迪亞德(Arthur Lydiard)發展,並通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響而風靡全球。慢跑是一種相對簡單而健康的運動形式,可以在戶外進行,幾乎不需要任何設備。
心肺有氧運動-跳繩跳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有「跳繩」這項活動。現代跳繩運動在20世紀初期廣泛流行於歐美,並成為健身和體育訓練的重要項目,在台灣被列為小學的體育課程內容之一,全世界很多地方也會舉行各種表演及比賽,也有世界紀錄,現在的世界紀錄是在30秒內成功完成226次跳躍。
心肺有氧-直排輪直排輪(Inline Skating)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由溜冰演化而來的運動,最初是為了讓冰上曲棍球運動員在夏季進行訓練而設計的。1979年,美國的布萊南兄弟(Scott and Brennan Olsen)發明了現代直排輪鞋,很快成為一項流行的健身運動和娛樂活動。競技滑輪運動需要在特定的場地比賽 (如競速、特技),但休閒直排輪運動則可以在任何場地來執行,在台灣頗受歡迎。
心肺有氧-水中有氧水中有氧運動(Aqua Aerobics)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通常於泳池中進行,而水通常不會高於胸部,有別於陸基有氧運動,水有浮力對膝關節之壓力小,而水有阻力有可以對肌肉起作用,最早被用於老年人和康復患者的運動療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低衝擊的運動方式越來越受到廣泛歡迎,特別是對於增強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鍛練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