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百科運動百科
  • 文章列表
  • 登入/註冊

運動百科地址:406024 台中市北屯區僑孝街65號電話:+886-4-2244-5815電子信箱:sales@king-i.com.twCopyright © 2025 金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Q&A常見問題
  • 隱私權政策
首頁 文章列表 休閒性運動

心肺有氧-北歐式健走

2025-06-11點閱數:17按讚數:0

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起源於芬蘭,是一種在健走的基礎上,增加特製手杖的運動方式。這種運動形式最早是由芬蘭的越野滑雪運動員在夏季訓練中發明,後來逐漸普及,成為一種獨立的健身運動。因為使用手杖讓手臂額外出力,因此比一般健走消耗更多的熱量,對年長者來說更能減少跌倒風險。

北歐式健走的特點:

  1. 全方位鍛煉:使用手杖行走能鍛煉到肩、臂、腰、腹等全身肌肉。
  2. 低衝擊性:手杖的使用減少了步行對膝蓋和髖部的衝擊,適合關節保護。
  3. 高能消耗:比普通步行燃燒更多熱量,對減脂效果顯著。

北歐式健走的要點:

  1. 專業裝備:需要專門的北歐健走手杖,適合的運動鞋和服裝。
  2. 步伐配合:步伐和手杖的步頻要統一,保持節奏感。
  3. 時間與頻率:每次健走至少30分鐘,每週進行3-5次。

北歐式健走的技巧:

  1. 手杖使用:
    握杖姿勢:手掌輕握手杖,手杖保持45度角,與地面接觸。
    交替使用:右手與左腳前進同時使用手杖,左手與右腳前進時使用手杖。
  2. 步態調整:
    自然步伐:步伐與平時步行相似,但步幅稍大,腳踝靈活運動。
    身體傾斜:身體略向前傾,保持上半身的穩定。
  3. 呼吸與節奏:
    均勻呼吸:用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均可,但節奏要一致。
    調整節奏:根據地形和體能調整行走速度、步伐和呼吸節奏。

章節快速導覽

  1. 北歐式健走的特點:
  2. 北歐式健走的要點:
  3. 北歐式健走的技巧:

章節快速導覽

  1. 北歐式健走的特點:
  2. 北歐式健走的要點:
  3. 北歐式健走的技巧: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

慢跑(Jogging)起源於20世紀中葉,逐漸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健身活動,它由紐西蘭的教練阿瑟·利迪亞德(Arthur Lydiard)發展,並通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響而風靡全球。慢跑是一種相對簡單而健康的運動形式,可以在戶外進行,幾乎不需要任何設備。
心肺有氧-慢跑

慢跑(Jogging)起源於20世紀中葉,逐漸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健身活動,它由紐西蘭的教練阿瑟·利迪亞德(Arthur Lydiard)發展,並通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響而風靡全球。慢跑是一種相對簡單而健康的運動形式,可以在戶外進行,幾乎不需要任何設備。

橢圓機最早誕生於1990年代,它的設計靈感來自跑步和滑雪運動,目的是提供低衝擊的有氧訓練選擇,特別適合關節有問題的人群。
健身器材-橢圓機

橢圓機最早誕生於1990年代,它的設計靈感來自跑步和滑雪運動,目的是提供低衝擊的有氧訓練選擇,特別適合關節有問題的人群。

跳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有「跳繩」這項活動。現代跳繩運動在20世紀初期廣泛流行於歐美,並成為健身和體育訓練的重要項目,在台灣被列為小學的體育課程內容之一,全世界很多地方也會舉行各種表演及比賽,也有世界紀錄,現在的世界紀錄是在30秒內成功完成226次跳躍。
心肺有氧運動-跳繩

跳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有「跳繩」這項活動。現代跳繩運動在20世紀初期廣泛流行於歐美,並成為健身和體育訓練的重要項目,在台灣被列為小學的體育課程內容之一,全世界很多地方也會舉行各種表演及比賽,也有世界紀錄,現在的世界紀錄是在30秒內成功完成226次跳躍。

直排輪(Inline Skating)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由溜冰演化而來的運動,最初是為了讓冰上曲棍球運動員在夏季進行訓練而設計的。1979年,美國的布萊南兄弟(Scott and Brennan Olsen)發明了現代直排輪鞋,很快成為一項流行的健身運動和娛樂活動。競技滑輪運動需要在特定的場地比賽 (如競速、特技),但休閒直排輪運動則可以在任何場地來執行,在台灣頗受歡迎。
心肺有氧-直排輪

直排輪(Inline Skating)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由溜冰演化而來的運動,最初是為了讓冰上曲棍球運動員在夏季進行訓練而設計的。1979年,美國的布萊南兄弟(Scott and Brennan Olsen)發明了現代直排輪鞋,很快成為一項流行的健身運動和娛樂活動。競技滑輪運動需要在特定的場地比賽 (如競速、特技),但休閒直排輪運動則可以在任何場地來執行,在台灣頗受歡迎。

水中有氧運動(Aqua Aerobics)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通常於泳池中進行,而水通常不會高於胸部,有別於陸基有氧運動,水有浮力對膝關節之壓力小,而水有阻力有可以對肌肉起作用,最早被用於老年人和康復患者的運動療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低衝擊的運動方式越來越受到廣泛歡迎,特別是對於增強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鍛練效果顯著。
心肺有氧-水中有氧

水中有氧運動(Aqua Aerobics)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通常於泳池中進行,而水通常不會高於胸部,有別於陸基有氧運動,水有浮力對膝關節之壓力小,而水有阻力有可以對肌肉起作用,最早被用於老年人和康復患者的運動療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低衝擊的運動方式越來越受到廣泛歡迎,特別是對於增強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鍛練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