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是敵人還是能量來源?
攝取碳水會影響血糖與胰島素,是能量平衡與代謝調控的重要一環。缺乏碳水容易造成疲勞、注意力下降,甚至影響荷爾蒙與甲狀腺功能。運動時若碳水儲備不足,容易出現「撞牆期」,影響表現與恢復效率。尤其進行高強度運動(如HIIT或重訓)時,碳水是肌肉主要能量來源,比脂肪更即時、快速有效。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人體最直接、最有效率的能量來源。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運動表現,碳水都扮演著燃料角色。然而,在低醣飲食與減肥風潮下,碳水常被誤解為「肥胖元凶」。其實,懂得挑對類型與攝取時機,碳水反而能幫助你提升專注力、穩定情緒、加速恢復與肌肉修復。
攝取碳水會影響血糖與胰島素,是能量平衡與代謝調控的重要一環。缺乏碳水容易造成疲勞、注意力下降,甚至影響荷爾蒙與甲狀腺功能。運動時若碳水儲備不足,容易出現「撞牆期」,影響表現與恢復效率。尤其進行高強度運動(如HIIT或重訓)時,碳水是肌肉主要能量來源,比脂肪更即時、快速有效。
碳水可分為單醣、雙醣與多醣,建議以「複合型碳水」為主,例如糙米、燕麥、地瓜、全穀雜糧等。這些食物升糖指數較低,消化緩慢,可穩定血糖並提供持久能量。
簡單分類如下:

運動前:可攝取適量碳水提高能量。
運動後:搭配蛋白質補充肝醣,促進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