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_wiki(enSport_wiki(en
  • ArticleList
  • Login/Register

Sport WikiAddress:No. 65, Qiaoxiao Street, Beitun District, Taichung City 406024Phone:+886422445815Email:sales@king-i.com.twCopyright © 2024 金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Q&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Privacy Policy
Home ArticleList 運動與飲食

一週飲食計畫設計(減脂版)

2025-08-18Number of views:56Number of likes:0

減脂飲食的關鍵不是吃得少,而是「吃得剛好、吃得對」。透過結構化的週計畫設計,可在維持熱量赤字的同時保有足夠營養,並因應不同生活型態與訓練日做出分配調整。本節將提供一套可持續、營養均衡、易操作的減脂飲食一週範例,幫助你落實飲食節奏並觀察成效。

熱量赤字不是餓肚子,而是有策略地吃少一點

許多減脂失敗是因為執行方式過於極端:

  • 採用極低熱量飲食,導致代謝下降
  • 忽略蛋白質與蔬菜攝取,使肌肉流失、飽足感差
  • 每天吃得不一,週期性暴食與挫折感疊加
  • 缺乏結構,難以衡量調整與追蹤進展

其實只要穩定建立 300~500 kcal 赤字,搭配蛋白質與纖維優化,就能穩定減脂又不餓。

一週飲食結構範例:含運動日與非運動日

 

一週飲食結構範例:含運動日與非運動日

 

搭配高纖蔬菜、低 GI 碳水(如糙米、地瓜)可提升飽足與穩定血糖。

建議以階段性赤字搭配彈性週期管理

  • 減脂速率建議每週 −0.3~0.5kg 為宜,避免肌肉流失。
  • 每 8~12 週可安排「維持週」或「低赤字週」恢復代謝。
  • 優先保留蛋白與蔬菜量,從碳水與脂肪調整熱量。
  • 可安排「社交彈性日」,略微提高攝取但維持整體赤字週期。
  • 將晚餐設為最穩定的飲食節奏,有助控糖與減少宵夜慾望。

Chapter Quick Navigation

  1. 熱量赤字不是餓肚子,而是有策略地吃少一點
  2. 一週飲食結構範例:含運動日與非運動日
  3. 建議以階段性赤字搭配彈性週期管理

Chapter Quick Navigation

  1. 熱量赤字不是餓肚子,而是有策略地吃少一點
  2. 一週飲食結構範例:含運動日與非運動日
  3. 建議以階段性赤字搭配彈性週期管理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非運動日並不等於「什麼都能放鬆」,反而是讓身體調節、修復、準備下個訓練週期的關鍵時間。此時飲食策略可朝向降低系統性發炎、維持胰島素敏感度、提升代謝效率進行調整。本節將說明非運動日的營養設計邏輯與一日範例,強化身體的恢復與代謝節奏。
代謝調節為主的非運動日飲食設計

非運動日並不等於「什麼都能放鬆」,反而是讓身體調節、修復、準備下個訓練週期的關鍵時間。此時飲食策略可朝向降低系統性發炎、維持胰島素敏感度、提升代謝效率進行調整。本節將說明非運動日的營養設計邏輯與一日範例,強化身體的恢復與代謝節奏。

對多數人來說,全自煮飲食難以長期維持,特別是忙碌的上班族、學生或運動員,經常仰賴便當、餐廳、便利商店補充三餐。外食並非無法健康,只要懂得選擇與補強,就能吃得方便又營養。本節將提供實用的外食搭配策略與三種場景範例,協助外食族掌握營養關鍵。
外食族的飲食補強組合範例

對多數人來說,全自煮飲食難以長期維持,特別是忙碌的上班族、學生或運動員,經常仰賴便當、餐廳、便利商店補充三餐。外食並非無法健康,只要懂得選擇與補強,就能吃得方便又營養。本節將提供實用的外食搭配策略與三種場景範例,協助外食族掌握營養關鍵。

女性荷爾蒙變化對代謝、食慾、運動表現與水分滯留等皆有顯著影響。若能根據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進行營養調整,不僅有助於提升能量穩定、減緩不適,還能放大訓練與恢復效果。本節將以高荷爾蒙期與低荷爾蒙期為核心,提供具體飲食搭配建議與實例範本。
女性週期飲食調整實例(高、低荷爾蒙期)

女性荷爾蒙變化對代謝、食慾、運動表現與水分滯留等皆有顯著影響。若能根據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進行營養調整,不僅有助於提升能量穩定、減緩不適,還能放大訓練與恢復效果。本節將以高荷爾蒙期與低荷爾蒙期為核心,提供具體飲食搭配建議與實例範本。

運動表現的好壞,往往從「前一餐」就開始決定。無論是力量訓練、長時間有氧還是比賽日,前一餐若能提供充足且穩定的能量來源,能讓你在訓練時維持專注、延遲疲勞、提升輸出力。本節將說明運動日前一餐的碳水增量設計原則與實例,幫助你「吃得剛好不撐胃」。
運動日前一餐怎麼吃?(碳水增量設計)

運動表現的好壞,往往從「前一餐」就開始決定。無論是力量訓練、長時間有氧還是比賽日,前一餐若能提供充足且穩定的能量來源,能讓你在訓練時維持專注、延遲疲勞、提升輸出力。本節將說明運動日前一餐的碳水增量設計原則與實例,幫助你「吃得剛好不撐胃」。

激烈訓練或比賽後,身體處於高發炎、高氧化壓力、高修復需求的狀態。此時飲食不僅是補充能量與蛋白質,更需加入具抗發炎、促進修復的營養素,幫助身體從損傷中恢復,提升下次表現準備。本節將提供一日恢復期飲食設計與原則,並聚焦「抗發炎營養」的實用搭配法。
賽後恢復期的營養搭配(抗發炎飲食)

激烈訓練或比賽後,身體處於高發炎、高氧化壓力、高修復需求的狀態。此時飲食不僅是補充能量與蛋白質,更需加入具抗發炎、促進修復的營養素,幫助身體從損傷中恢復,提升下次表現準備。本節將提供一日恢復期飲食設計與原則,並聚焦「抗發炎營養」的實用搭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