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 WikiSport Wiki
  • ArticleList
  • Login/Register

Sport WikiAddress:406024 台中市北屯區僑孝街65號Phone:+886-4-2244-5815Email:sales@king-i.com.twCopyright © 2025 金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Q&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Privacy Policy
Home ArticleList 運動與飲食

有氧運動與飲食:耐力與燃脂的能量調控

2025-08-14Number of views:9Number of likes:0

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常被視為燃燒脂肪的利器,但若沒有搭配適當的飲食,可能會導致能量不足、運動效率下降或肌肉流失。本節將針對有氧運動者的飲食調整重點做全面說明,協助你兼顧體能與健康。

有氧運動耗能大,碳水才是主力燃料

有氧訓練強度雖低於重訓,但持續時間較長,主要依賴脂肪與碳水作為能量來源。若飲食中碳水不足,容易導致血糖不穩、體能衰退,甚至使肌肉作為替代能源被分解。尤其在長距離耐力運動中(如馬拉松、自行車賽),碳水攝取對表現與持久力的影響極大,是維持穩定輸出的關鍵來源。

有氧運動飲食安排建議

  • 訓前 1~2 小時:攝取中升糖指數碳水,如燕麥、香蕉、全麥麵包,提供穩定能量。
  • 運動中(>90 分鐘):可補充運動飲料、果膠軟糖、能量棒,避免低血糖。
  • 運動後:補充碳水+少量蛋白質,有助於糖原回補與身體修復。
  • 每日碳水攝取量:約佔總熱量的 50~60%,依運動時間長短調整。

範例:進行 60 分鐘有氧者,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 4~6 克碳水。

有氧訓練族群的飲食提醒

  • 不建議空腹進行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可能導致暈眩或低血糖。
  • 若以減脂為目標,建議搭配「熱量赤字+高蛋白」,以避免肌肉流失。
  • 長時間運動者(如跑者)應培養進食耐受性,模擬比賽時的補給節奏。
  • 每週安排至少一餐「高碳晚餐」,有助於提升糖原儲存與恢復。

Chapter Quick Navigation

  1. 有氧運動耗能大,碳水才是主力燃料
  2. 有氧運動飲食安排建議
  3. 有氧訓練族群的飲食提醒

Chapter Quick Navigation

  1. 有氧運動耗能大,碳水才是主力燃料
  2. 有氧運動飲食安排建議
  3. 有氧訓練族群的飲食提醒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低碳、無糖、生酮等飲食風潮盛行,不少人認為「碳水化合物」就是減脂的最大敵人。然而,真相並非這麼簡單。這一節將釐清常見迷思,幫助你建立正確的營養觀。
迷思澄清:不吃碳水更容易瘦?

低碳、無糖、生酮等飲食風潮盛行,不少人認為「碳水化合物」就是減脂的最大敵人。然而,真相並非這麼簡單。這一節將釐清常見迷思,幫助你建立正確的營養觀。

運動營養並非只有蛋白質,碳水與脂肪的分配比例,對於不同運動目標有著顯著影響。減脂、增肌或提升耐力的飲食策略,背後都有一套能量來源的調配邏輯。本節將教你根據目標與活動強度,靈活調整碳水與脂肪攝取,讓營養更貼近效果。
碳水與脂肪:如何依目標靈活調整?

運動營養並非只有蛋白質,碳水與脂肪的分配比例,對於不同運動目標有著顯著影響。減脂、增肌或提升耐力的飲食策略,背後都有一套能量來源的調配邏輯。本節將教你根據目標與活動強度,靈活調整碳水與脂肪攝取,讓營養更貼近效果。

由於時代的更迭,現代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電視電腦等資訊設備的普及,以至於讓人類久坐的生活型態蔓延,加上缺乏運動的動機及相關正確知識技能,以至於諸多相關健康問題浮現,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須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
體重管理-坐式生活型態

由於時代的更迭,現代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電視電腦等資訊設備的普及,以至於讓人類久坐的生活型態蔓延,加上缺乏運動的動機及相關正確知識技能,以至於諸多相關健康問題浮現,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須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

肥胖是現代人的健康危害之一,他對於許多疾病存在罹患風險,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代謝症候群、脂肪肝、部分癌症、骨關節炎、膽囊與胰臟疾病..等。
體重管理-肥胖的定義

肥胖是現代人的健康危害之一,他對於許多疾病存在罹患風險,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代謝症候群、脂肪肝、部分癌症、骨關節炎、膽囊與胰臟疾病..等。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現代飲食型態與工作型態的改變,所產生的慢性疾病,會影響到許多如心血管、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發生風險。對於肥胖的治療或預防,生活模式的改變如運動配合飲食是很常見的方式。
體重管理-肥胖的運動指引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現代飲食型態與工作型態的改變,所產生的慢性疾病,會影響到許多如心血管、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發生風險。對於肥胖的治療或預防,生活模式的改變如運動配合飲食是很常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