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與肌少症有什麼關係?
攝取蛋白質的質與量就是預防及延緩肌少症的關鍵,否則光是運動刺激而沒有長肌肉的材料也是無法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我們必須知道肌肉的分解與合成是無時無刻在進行,因此就飲食而言重點是必須保持著氮平衡,氮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意即蛋白質的攝取量必須大於身體需要量,因此攝取的蛋白質品質不佳,或是攝取不足(如老人食量變少)就是造成肌少症的重要因素。
攝取蛋白質的質與量就是預防及延緩肌少症的關鍵,否則光是運動刺激而沒有長肌肉的材料也是無法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1.攝取蛋白質的優劣取決於飲食中是否包含9種必需胺基酸以及人體的消化吸收率。
2.以動物性蛋白攝取為主的完全蛋白:如雞蛋、奶、牛肉..等。
3.以植物性蛋白攝取為主的完全蛋白: 如黃豆、黑豆、毛豆較佳。
4.完全素食者可以善用「蛋白質互補」飲食法來達到具完全蛋白攝取的效果。
5.完全素食者也可以飲用蛋白營養增補劑來補充完全蛋白,達到每日胺基酸的需要量。
1. 分離乳清蛋白:人體的吸收力高,且不含乳糖,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使用。
2. 支鏈胺基酸 (BCAA) :含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肌肉合成效率高,但需要與其他胺基酸共同食用,其中以白胺酸肌肉合成率最佳。
3. 維生素D3: 維生素D3濃度低會造成肌力下降,反之則能促進肌肉合成。
4. β-羥基-β-丁酸丁酯 (HMB):HMB是白胺酸分解產生的有機酸,期能促進肌肉生長及維持。
5. NMN 或NAD+ :是一種輔酶,可以從細胞層級抗老化,也是防止肌肉衰退的有效營養增補劑。
6. 麩醯胺酸:是體內游離胺基酸裡含量最多的胺基酸, 可幫助肌肉生長及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