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改變體態?
改變體態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出於健康、美觀或功能性的考量。一個合適的體態可以提升個人的自信心,改善生活質量,並且對於維持長期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體態是指人體在站立、坐著或行動時的姿勢和形態。一個良好的體態不僅影響個人的外觀和自信,還對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改善體態可以預防肌肉疼痛、關節問題,並提高運動效率。
改變體態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出於健康、美觀或功能性的考量。一個合適的體態可以提升個人的自信心,改善生活質量,並且對於維持長期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改變體態可以透過日常習慣、運動、調整姿勢,並促進整體健康。
1. 杜絕懶散的姿勢:例如, 坐在沙發看電視並將腿置於桌上就是一個很不好的姿勢,它會增加下背脊椎的壓力,這糟糕的姿勢不僅對背部有害,持續太久也會擠壓內部器官,腸道更難正常運作。
2. 減少常彎腰:彎腰會造成腰椎壓力過大,若是同時負重,甚至負重旋轉,對於核心肌肉力量不佳的人來說極易發生腰椎滑脫,多發生在腰椎第四節與第五節,搬重物時,可單膝或雙腿下蹲,讓腿來承重。
3. 不要當低頭族:若時常需使用手機,記得適時伸展脖子,不要維持低頭太久,可以手肘支撐,眼睛平視來使用手機,否則常落枕、肩頸痠痛、頭痛等頸椎症候群就會發生。
4. 不要常穿高跟鞋:高跟鞋可能是一種時尚,但對於身體姿勢來說很不友善。 高跟鞋和細高跟鞋會將你的脊椎基部向前推,從而使背部拱起,這會改變你的脊椎排列方式並對神經施加壓力,從而導致背痛。
5. 肌力訓練:具有良好的肌肉力量才是維持姿勢的積極作為,尤其是核心肌力訓練,可有效地保護軀幹,且不會因為一次不當的動作而導致受傷。
改變體態建議可以透過有計畫的運動來增強肌力、提高心肺功能及脂肪燃燒,讓體態更加健康。如下的一些運動訓練:
1. 有氧運動:一週5天或以上從事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至少進行30分鐘。
2. 力量訓練:一週進行2-3天的阻力(力量)訓練,如徒手肌力、啞鈴肌力等自由重量和機械訓練。
3. 核心訓練:一週訓練總和為6-10回合,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如墊上核心訓練進行鍛煉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運動,以增強核心力量。
4. 柔韌性訓練:一週訓練至少100分鐘,如椅上伸展或墊上伸展運動,以提高身體的柔軟度和減少受傷風險。
5. 間歇訓練:一週進行2-3天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在短時間內燃燒大量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