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熱量赤字能減脂?
當攝取熱量少於日常消耗時,身體便會啟動備用能源,也就是脂肪。這就是熱量赤字的核心作用。減脂的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熱量赤字,而非短期劇烈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赤字過大(如每日只吃1000 kcal),會導致代謝降低、肌肉流失與生理功能異常。健康的赤字範圍建議為每日減少 300~500 kcal,有助於脂肪穩定流失且不易復胖。
許多人為了減脂嘗試極端節食、斷碳或只靠運動,但成效常常不如預期,甚至出現易胖體質。其實,減脂的本質在於「熱量赤字」,但必須在保障營養均衡的前提下進行。本節將拆解有效減脂的原理與實務策略,協助你避開常見誤區、減脂不減健康。
當攝取熱量少於日常消耗時,身體便會啟動備用能源,也就是脂肪。這就是熱量赤字的核心作用。減脂的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熱量赤字,而非短期劇烈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赤字過大(如每日只吃1000 kcal),會導致代謝降低、肌肉流失與生理功能異常。健康的赤字範圍建議為每日減少 300~500 kcal,有助於脂肪穩定流失且不易復胖。
首先計算 TDEE,並設定每日攝取熱量略低於此數值。蛋白質攝取應維持在每公斤體重 1.6~2.2 克,以保留肌肉量。碳水與脂肪比例則視個人偏好與運動類型調整。建議搭配複合碳水與好脂肪,如燕麥、地瓜、酪梨、堅果等,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用表格管理每日餐點熱量與三大營養素,能有效追蹤攝取狀況與調整策略。
減脂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持續可行。避免「報復性飲食」(節食後暴食)、過度依賴低碳或生酮飲食。減脂期仍建議每週安排2~3次阻力訓練,保留肌肉與基礎代謝率。每週體重下降約 0.5~1 公斤為較理想速度。若遇到停滯期,可略調整熱量或變化運動方式。減脂成功與否,不只是看數字,更取決於是否能長期維持與生活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