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運動燃脂快?其實更易掉肌肉
空腹狀態下進行中高強度運動,雖可能短暫提高脂肪氧化,但也會提高肌肉分解的風險。此時血糖偏低、肝醣儲量不足,導致能量來源不穩定,影響運動品質與集中力。若運後遲遲未補給,會錯過肌肉修復與糖原回補的黃金時段,使疲勞延長、恢復能力下降。尤其女性與高訓練量者,長期空腹運動還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
有些人為了加快減脂,選擇清晨空腹運動或延遲補餐,認為這樣能「多燃脂」。但若忽略能量補給時機與營養內容,反而可能導致頭暈、運動表現低落、甚至肌肉流失。運動補給的重點,不只在「吃什麼」,更在於「什麼時候吃」。本節將拆解常見的錯誤節奏與其對身體造成的代價,並說明如何安排正確的能量補給節奏。
空腹狀態下進行中高強度運動,雖可能短暫提高脂肪氧化,但也會提高肌肉分解的風險。此時血糖偏低、肝醣儲量不足,導致能量來源不穩定,影響運動品質與集中力。若運後遲遲未補給,會錯過肌肉修復與糖原回補的黃金時段,使疲勞延長、恢復能力下降。尤其女性與高訓練量者,長期空腹運動還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
正確的補給安排應考慮運動時段與類型:
若實在無法吃固體食物,可使用乳清蛋白+果汁作為過渡補給,避免進入訓練時處於低血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