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百科運動百科
  • 文章列表
  • 登入/註冊

運動百科地址:406024 台中市北屯區僑孝街65號電話:+886-4-2244-5815電子信箱:sales@king-i.com.twCopyright © 2025 金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Q&A常見問題
  • 隱私權政策
首頁 文章列表

體重管理-肥胖的定義

2025-06-11點閱數:60按讚數:0

肥胖是現代人的健康危害之一,他對於許多疾病存在罹患風險,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代謝症候群、脂肪肝、部分癌症、骨關節炎、膽囊與胰臟疾病..等。

一般對於超重與肥胖的定義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超重和肥胖的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 (BMI) 超過 25 被視為超重,超過 30 被視為肥胖,而超重和肥胖多為身體有過多脂肪的積累,如此威脅健康的風險會增加。但以上是西方人的標準,但不同族裔應該會有一些差異,一些組織認為亞洲人的BMI值應該較低,肥胖標準應該以BMI≥25.0 或 ≥27.5 kg/m2 較適合。若以我國為例肥胖的標準如下,BMI≧27為肥胖, BMI≧24為過重,而男性之腰圍超過90cm、女性之腰圍超過80cm時,出現與肥胖有關之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如何可以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超重或過胖呢?

1.可以透過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公式計算既可得知: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成人BMI範圍的對應表如下:
過輕: <18.5
正常: 18.5<= BMI <24
過重: 24<= BMI <27
輕度肥胖: 27<= BMI <30 
中度肥胖: 30<= BMI <35
重度肥胖 BMI >=35


 

2.可透過儀器量測體脂率:
體重並非評判肥胖的指標,體重較重的人不一定體脂率高,測量體脂率的方法包括:生物電阻法(BIA)、皮褶厚度測量、DEXA 掃描..等,而國內男性體脂率約為體重的10到20%,女性為15到25%,若男性超過 25%,女性超過30%,則可稱為肥胖。若超過正常體重10%以上者稱為體重過重。

章節快速導覽

  1. 一般對於超重與肥胖的定義是什麼?
  2. 如何可以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超重或過胖呢?

章節快速導覽

  1. 一般對於超重與肥胖的定義是什麼?
  2. 如何可以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超重或過胖呢?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

由於時代的更迭,現代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電視電腦等資訊設備的普及,以至於讓人類久坐的生活型態蔓延,加上缺乏運動的動機及相關正確知識技能,以至於諸多相關健康問題浮現,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須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
體重管理-坐式生活型態

由於時代的更迭,現代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電視電腦等資訊設備的普及,以至於讓人類久坐的生活型態蔓延,加上缺乏運動的動機及相關正確知識技能,以至於諸多相關健康問題浮現,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須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現代飲食型態與工作型態的改變,所產生的慢性疾病,會影響到許多如心血管、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發生風險。對於肥胖的治療或預防,生活模式的改變如運動配合飲食是很常見的方式。
體重管理-肥胖的運動指引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現代飲食型態與工作型態的改變,所產生的慢性疾病,會影響到許多如心血管、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發生風險。對於肥胖的治療或預防,生活模式的改變如運動配合飲食是很常見的方式。

基本上減少食物或熱量的攝取是一般減肥的人常用的手段,不管是利用商業代餐還是自行實施,但問題是如何在減肥時及減肥後仍然能保持健康的身體?我們可以問自己在使用商業代餐成功地達到減肥的目的,然後呢?繼續購買一輩子嗎?因此建立一正確良好的觀念及生活習慣才是長久之計,這時運動是必不可缺的手段。
體重管理-減肥避免肌少症

基本上減少食物或熱量的攝取是一般減肥的人常用的手段,不管是利用商業代餐還是自行實施,但問題是如何在減肥時及減肥後仍然能保持健康的身體?我們可以問自己在使用商業代餐成功地達到減肥的目的,然後呢?繼續購買一輩子嗎?因此建立一正確良好的觀念及生活習慣才是長久之計,這時運動是必不可缺的手段。

體重過重以致於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其與許多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是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健康威脅之一。
體重管理-飲食及運動

體重過重以致於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其與許多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是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健康威脅之一。

體態泛指人類在空間中坐、站、行動等的身體型態,良好的身體型態除了讓人感到健康、自信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預防日後的肌肉及關節疼痛問題,因為身體姿勢錯誤或不對稱型態容易導致的身體痠痛通常需要時間,因此改善也需要時間,所以最好從小維持良好體態,更精確地來說,應該是維持人體解剖上的良好姿勢。
改善體態–從姿勢到生活

體態泛指人類在空間中坐、站、行動等的身體型態,良好的身體型態除了讓人感到健康、自信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預防日後的肌肉及關節疼痛問題,因為身體姿勢錯誤或不對稱型態容易導致的身體痠痛通常需要時間,因此改善也需要時間,所以最好從小維持良好體態,更精確地來說,應該是維持人體解剖上的良好姿勢。